在全球贸易的大舞台上,中国家电出口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,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强劲力量。从生产车间到国际市场,从数据增长到品牌崛起,中国家电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。
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的景象便是这一繁荣的生活写照。在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的长虹工厂里,24条彩电生产线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,不舍昼夜地运转着。4000余名工人分为双班,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,高峰时期生产班次增幅达33%,工厂门口等待装运货物的货车排成了长龙。“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,外商采购热情爆棚,我们的彩电订单量猛增,企业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。”广东长虹电视制造部部长郭锐难言兴奋地透露,公司国际彩电业务一路高歌猛进,去年产量突破1000万台,为列行业前三甲,今年产量更是有望继续稳步攀升。
长虹的蓬勃发展,只是中国家电出口快速上扬的一个精彩缩影。海关总署的数据犹如一份亮眼的成绩单,清晰地展示着中国家电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表现。今年1月至11月,中国家用电器出口总量达40.99亿台,同比增长21.3%。其中11月份出口3.77亿台,同比增长13.8%。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,是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实步伐,是中国制造业实力日益增强的有力见证。
品牌国际化:家电企业的全球征程
海尔:本土化战略的典范
在埃及的斋月十日城,一座现代化的海尔埃及生态园拔地而起,成为了海尔在海外布局的一颗璀璨明珠。总投资额达1.35亿美元,占地2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,一期项目已顺利投产,空调、电视、洗衣机等产品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。而正在建设中的二期项目,聚焦于冰箱和冷柜两大品类,预计在2026年四季度竣工投产,届时年产能将达30万台,使得海尔埃及生态园的总产能一举超过130万台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满怀信心地表示,海尔埃及生态园二期的建设,将为海尔在埃及及中东非地区的市场拓展注入新的活力,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,满足当地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。
海尔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,其“本土化研发、本土化制造、本土化营销”的三位一体战略功不可没。在全球范围内,海尔精心布局了10家研发中心、35个工业园、143个制造中心,深入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正在做到了与当地市场深度融合。在欧洲,针对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,海尔研发出了大容量除菌干衣机,迅速赢得了欧洲用户的青睐与认可;在印度,考虑到当地用户的素食文化习惯,创新推出了不弯腰的冰箱,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;在巴基斯坦,为满足当地用户存储大量肉类的需求,专门研发出一次可放入12头羊的冷柜,充分展现出了海尔对当地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能力。
海信:体育营销助力品牌跃升
海信在体育营销领域的表现堪称一部精彩的传奇。从2008年起,海信变踏上了体育营销的漫漫征程,历经十余年的不懈探索与深耕,将打造品牌、研发技术、生产产品的长期注意理念贯穿于全球化进程的每一个环节。通过与全球经济足球赛事的紧密合作,海信成功地将品牌与激情、挑战和卓越等体育精神深度融合,向世界传递出了独特而强大的品牌价值。
在2016年,海信赞助欧洲杯,开启了其在国际体育赛事舞台上的崭新时代。此后,海信有相继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,在世界杯上的赛场上频频亮相,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。如今,海信更是重磅出击,正式成为了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,这一举措无疑是海信在体育营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。
数据是海信高端化产品战略成效的有力见证。在2024年1月至9月期间,海信在海外市场的高端产品销售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售价1000美元以上的电视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83.3%,冰箱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8.5%。这些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,是海信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和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。
长虹:代工与品牌出口双轮驱动
长虹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,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双轮驱动之路。将代工与品牌出口视为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路径,长虹在代工业务方面成绩斐然。根据洛图科技(RUNTO)发布的《全球电视代工市场出货月度追踪》报告,2024年首季全球电视代工市场中,长虹的OEM出货量达到278万台,仅次于行业领先的MOKA,同步大幅增长29.2%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其主要客户小米等在国内市场的稳步扩张,同时长虹也积极拓展东南亚、欧洲和北美的客户群,基于国内的绵阳和广东中山基地,全力推进捷克和印尼等地的海外工厂发展,不断扩大业务版图。
在品牌出口方面,长虹自2017年起,将国内智能产品线CHiQ作为独立品牌推向海外市场,开启了品牌国际化的新征程。为了提升CHiQ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长虹在品牌营销和产品推广商可谓不遗余力。近年来,长虹体育营销主打“冰雪特色”,成功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目光。2023年,长虹旗下CHiQ品牌与FIS滑雪世界杯及德国滑雪协会开启合作;2024年,长虹不仅相继宣布与FIS滑雪世界杯、德国滑雪协会继续携手,还在11月成为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赛事官方合作伙伴,实现了与全球体育IP的同频共振。
创新:家电出口的核心竞争力
在全球家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中,中国家电产业能够脱颖而出,其完备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功不可没。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拥有全球最为齐全的产业门类和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,这一独特优势为家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中国的家电产业集群中,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、零部件制造、到中游的产品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再到下游的销售、物流、售后服务,各个环节紧密衔接,形成了一个搞笑协同的有机整体。这种制造业产业链的集群效应,就如同一个强大的紧密衔接,形成了一个搞笑协同的有机整体。这种制造业产业链的集群效应,就如同一个强大的“引擎”,为家电企业提供了从设计开发到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,使得中国家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体了强大的竞争力。
中国国内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热衷,也为了家电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中,一批又一批善于把握消费痛点、场景化应用能力强、新品研发速度快的家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。这些企业深知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,他们以市场为导向,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。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还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,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,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。
以海尔为例,其在全球布局了多个研发中心,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,致力于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。通过整合全球智慧、海尔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家电产品、如卡塞帝系列高端家电、以其精湛的工艺、卓越的性能和智能化的体验,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,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。美的集团也积极加大研发投入,建立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,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。美的集团也积极加大研发投入,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,在智能家居、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。美的推出的智能空调、智能冰箱等产品,通过搭载先进的智能技术,实现了远程控制、智能调节等功能,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、舒适的生活体验,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在全球经济的大棋盘上,中国家电出口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,前方既又充满希望的机遇之门,也有需要谨慎应对的挑战之坎。
从挑战的角度来看,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犹如一片阴云,给中国家电出口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。美国作为中国家电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。其关税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波动。若美国加征关税,短期内中国家电对美出口比如受到冲击,企业的成本将增加,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,市场份额也可能面临被其他国家或地区产蚕食的风险。这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,激起层层涟漪,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。
不过,危机中往往蕴含着转机。美国关税政策的压力也如同一把“双刃剑”,倒逼中国家电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。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积极寻找新的海外生产基地,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,以避免关税风险。海尔、美的等企业早已在海外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,通过本土化生产,不仅降低了贸易成本,还能更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。提升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这种全球布局的加速,有助于中国家电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以来,实现多元化发展。
从长远的视角审视,中国家电产业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、前景一片光明。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,家电行业正朝着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。这为中国家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无线的机遇。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优势,加大对智能家电、绿色家带你等领域的投入、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。
在新兴市场,随着城市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电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。中国家电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性价比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线,进一步拓展新型上次份额,在印度、巴西、东南亚等地区,中国家产品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,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来源:中国家电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