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夏日消暑、冬日取暖的必备神器,空调的技术发展一直备受瞩目。回首 2011 年,首版空调技术路线图在行业的期待中诞生,它为空调产业的初期发展提供了指引。此后,为顺应时代潮流,2013 年、2015 年、2019 年又历经三次重大修订。而在 2023 年,为了紧跟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局势,以及技术与市场的深刻变革,同时为家电 “十五五” 规划夯实基础,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毅然启动了新一轮的修订工作,并于 2024 年 10 月圆满完成定稿。
空调产业技术路线图修订工作组组长李金波详细介绍了 “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产业技术路线图 2024 版”。在未来 5 年,空调产业将围绕智能化、低碳化两大核心目标大步迈进。
在智能领域,空调智能化将迈向全新的智能场景阶段,实现全屋空气处理设备的智能联动。想象一下,下班回家途中,通过手机就能提前开启家中空调,一进家门,便能享受宜人的温度;空调还能依据室内人员数量、活动状态,自动调节风速、风向,让舒适无处不在。不仅如此,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空调能够精准感知室内环境,实现节能运行,既让用户尽享舒适,又为环保助力。
低碳环保也是重中之重。从制冷剂的更新换代,到产品能效的大幅提升,每一步都承载着对绿色未来的期许。一方面,明确提出 HCFCs 替代及 HFC 削减的目标,计划在 2030 年,将 HCFC - 22 消费量在 2009 年和 2010 年两年平均水平上削减 97.5%,到 2035 年,空调器行业 HFCs 消费量二氧化碳当量较 2020 - 2022 年 HFC 的平均消费量二氧化碳当量削减 30%,同时扩大 R290 制冷剂房间空调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,在家用中央空调领域积极探索与研究低 GWP 值制冷剂应用;另一方面,按照现有的空调能效标准,2030 年房间空调器的 APF 值一级最高提升 10%,2035 年提升 15%,市场上努力实现 2030 年房间空调器能效水平较 2024 年提高 10%,2035 年较 2030 年再提高 10%。此外,产品轻量化和小型化也被提上日程,预计到 2030 年,相同能效时,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空调器整机重量 5%,到 2035 年,降低 10%。
当然,前进的道路上少不了挑战。技术瓶颈犹存,如高温制冷、低温制热技术的突破,智能控制算法的优化等,都亟待解决。但好在研发路径已然明晰,各大企业与科研机构正携手共进,加大研发投入,加强产学研合作,全力攻克难题。可以预见,在新版技术路线图的引领下,未来的空调将更加智能、舒适、环保,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跃,推动空调产业向着更高峰攀登。
来源:网络